內容摘要:桐城小花是歷史名茶,史稱品不減龍井,也是安徽茶葉的一張名片。近年來,由于化肥的過量使用,桐城茶園的土壤出現了板結硬化的現
“桐城小花”是歷史名茶,史稱“品不減龍井”,也是安徽茶葉的一張名片。近年來,由于化肥的過量使用,桐城茶園的土壤出現了板結硬化的現象,茶葉品質也受到了影響。
去年,農業農村部公布了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,桐城市作為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,開展了多項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。經過一年多的項目實施,有機肥用量提高了21.43%,茶葉質量明顯變好。
有機肥補貼喜了農民
近日,記者來到位于黃甲鎮水領村的桐城市小花茶葉有限公司深山**探訪。眼下正是茶園修剪的季節,山上的茶園一片郁郁蔥蔥?!爱斎皇鞘┯糜袡C肥的效果好啦,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!以前沒有有機肥項目補貼的時候,我們也會用一部分菜籽餅肥。但是由于**面積比較大,全部用有機肥量太大,用肥成本過高,而且將肥料運上山的人力成本也非常高,所以一直困擾著我們?!惫究偨浝韽埾扔颜f。
據張先友介紹,從去年冬天開始,**給每畝茶園施有機肥補貼360元,自己又掏了90元,讓自家1000多畝茶園全部用上了有機肥。他算賬以后發現,有了有機肥補貼,施肥成本跟之前相差不大,但提質增效**。茶葉質量明顯變好,發芽壯、色澤好、香氣濃,每畝茶園的產量也比以前增加了近1/4,采摘期也延長了一周。
相隔50公里的龍眠鎮雙溪村也是“桐城小花”的主產**,記者來到位于此處的皖山旺園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,見到了理事長項旺園?!叭绻麤]有**補貼,我們還是用不起有機肥的?!彼袊@說,以前茶園用的都是尿素和復合肥,那時候的施肥成本在每畝地200元左右?,F在,有了**的補貼,肥料成本每畝地只攤到90元。而施肥時需要的開溝、埋肥、覆土等勞作,雖然增加了人力成本,但全部算下來,每畝地成本還是在200元左右。從去年開始,合作社32戶社員的茶園統一施用有機肥。今年出的新茶不再泛黑和變黃,合作社茶葉的**價每公斤上漲了100元。
整村推進示范效果好
在茶葉試驗**,記者看到,茶園被分割成了很多小塊,每塊還標注上了試驗標號?!懊磕晡覀兌家獙υ囼灥氐耐临|進行測驗分析?!睋┏鞘型练收菊鹃L黃俊介紹,桐城市現有茶園總面積達8.2萬畝,涉及7個鎮(街道),茶葉年總產量0.11萬噸,年產值約4.8億元。
“桐城有機肥資源總量很高,每年能達到201萬噸以上,以畜禽糞便、秸稈、菜籽餅、綠肥為主?!秉S俊說,由于當地規?;B殖水平高,比重達72%,畜禽糞便能夠得到相對集中且**的處理?,F有沼池總容積20萬立方米,有機肥生產企業2家,主要以菜籽餅、秸稈、稻殼等農業廢棄物為原料,年生產商品有機肥30萬噸。
“從去年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開展以來,我們分別在黃甲鎮楊頭村、水嶺村等地,采用了3種不同類型的替代模式,以整體推進的方式,建立了3個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,示范面積達1.6萬畝,主要推廣‘全施用有機肥’‘有機肥+配方肥’‘畜-沼-茶’等3種技術模式?!睋榻B,桐城市同時重點創建“畜-沼-茶”“綠肥+”“茶+雞共生”“有機肥+水肥一體化”“有機肥+配方肥”“有機茶種植”等5個技術模式攻關區,面積超過1000畝。
“項目的實施促進了化肥減量增效,示范區化肥用量較上年減少了21%以上,輻射帶動全市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?!蓖┏鞘蟹N植業局局長方興龍說,通過項目的實施,示范區茶葉每畝化肥使施用量從2016年的17.32公斤下降到了2017年的13.6公斤,畝均減少3.72公斤,降幅達21.48%。
據了解,在有機肥施用上,當地示范區茶葉有機肥每畝施用量從2016年的87.5公斤(實物量)提高到了2017年的106.25公斤,畝均增加18.75公斤,增幅達21.43%。桐城市還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,支持2家有機肥企業參與5家畜禽養殖戶的糞污資源化利用,采用補貼的方式,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施用商品有機肥。桐城市還集中推廣秸稈還田、商品有機肥施用、沼液還田、種植綠肥等技術措施,提高肥料利用率?!?017年,桐城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由2016年的75%提高到了80%。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提高5%以上,酸化、鹽漬化等問題得到初步改善,有機肥給我們農民帶來了莫大的好處?!狈脚d龍說。
全面推廣還待探索
在采訪中記者發現,不少農業經營主體均表示,隨著宣傳的深入,大家都知道有機肥是個好東西,但如何選擇適合的有機肥以及控制投入成本,仍是需要再三權衡的問題。
基層農技推廣工作人員也表示,國家實施項目是為了推廣綠色種植的理念,而如何**推動有機肥的大面積應用,仍需要實踐探索。
“茶是多年生植物,每一季有機肥的施用都會影響茶葉生長。為了保證茶葉品質,要加強投入品的監測,特別是加強對施用有機肥的質量控制,以免影響茶葉品質,造成茶農不必要的損失?!狈脚d龍說。
此外,由于茶葉產區多在深山中,施肥開溝需要的人力成本較高,這就給有機肥替代化肥工作帶來了監管難、人力投入大等問題。
方興龍建議地方**,要加快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,引導就近就地積造有機肥,并適當增加有機肥施肥用工補貼。
他還建議,在扶持當地有機肥生產企業方面,給予適當的有機肥生產補貼,鼓勵生產企業增強研發力度、參與力度和深度。同時,加大社會化服務組織培育力度,加大施肥機械的補貼力度。
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:中國農村網